热点赛事“冷”思考:人民日报如何报道火热“苏超”?

作者:小小主编发布时间:2025-07-17 10:41:26阅读次数:0

近期,人民日报体育报道紧扣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苏超”)热点,深入挖掘“苏超”爆火现象背后的深层动因,以全局视角解析赛事折射的长远逻辑。这些报道注重在专业性上下功夫,有效打通党报定位与读者关注,既有站位高度,更显思考深度,体现出党报体育报道的独特优势。 “人民日报研究”带您一起感受。

专业话题新角度

跳出赛事看体育

在新媒体传播格局下,体育新闻凭借话题度高、鲜活度强、自带流量和情绪价值等特性天生容易获得关注。紧扣赛事热点、报道第一现场已是基本要求,如何在老话题中找出新角度,做出“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的专业性报道,是对党报体育报道提出的新课题。

体现党报站位,提供独到见解。6月3日,体育版刊发《“苏超”为啥突然火了?》,采访专业人士,解读“苏超”火爆离不开“全民参与+城市荣誉”的赛事理念和“全民足球”的新模式,具有站位高度。12日5版“现场评论”文章《“苏超”火出圈,靠的是群众》,开门见山指出“苏超”火出圈的关键在于“让群众唱主角”的“群众性”,以一线见闻配合现场评论突出“在场感”,以别样的“体育叙事”凸显活力四射的“发展新篇”,增强报道延伸感,体现记者对“苏超”火爆的深入思考和独到见解。

图片

全局视角观察,放大观点价值。16日4版刊发“人民论坛”文章《“散装”与“整装”》,先用“散装江苏”“十三太保”的“玩梗”切入话题,指出“散装”更像是幌子,“整装”才是里子,进而引出“散装”与“整装”中蕴含发展密码的核心观点,文中“南京放话‘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自嘲自黑更像是‘凡尔赛’”“人家主打一个‘对抗式团结’”等表述,既幽默风趣又准确传达信息,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接受观点,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角度。26日10版《群众的“乐子”里,蕴含发展的“路子”》,用特质鲜明的“文化家底”、文旅消费的“乘数效应”和体育赛事的“群众基因”概括文体赛事骨子里的发展基因,在体育报道的专业性之外,揭示体育赛事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价值,体现出更宽视野、全新角度。

图片

抢抓“第二落点”

热点赛事冷思考

以专业性增强报道新闻性。足球场上常有争抢“第二落点”的说法。比赛中,皮球第一落点因为最受关注,往往不能左右结果,反倒是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第二落点”,会成为关键。判断“第二落点”并迅速做出反应,需要全局性观察和长期专业积累。本报找准“苏超”火爆的“第二落点”,在专业性上下功夫,对“苏超”进行专业剖析和展望。19日体育版头条《“苏超”火了,其他地方可以“抄作业”吗?》对“苏超”经过短短3轮比赛就从需要组织人员观赛发展成一票难求,令主办方都始料未及的高热度进行剖析和展望,既用“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保卫常字头”等幽默表达的地域梗,为文章带来接地气的文风,更从经济“苏大强”在足球层面的生动映射、城市文化的认同归属感、丰富比赛体验感进而引发球迷与球队的情感共鸣等深层角度进行深层次研判分析。文章中一些数据的更新和新事例的引用,增加了报道的可读性和权威性,上座率的刷新、赞助商的增加、球迷服务的新招等内容,让报道的新闻性和临场感更加突出。

在同一版面配发的快评《答案写在“尊重”里》,用富有网感的标题与稿件形成良性互动,用“苏超”火爆的路径为例,阐释群众体育为体育强国建设汇聚的澎湃动力,增强传播深度广度,折射“中国之治”。

以冷思考探究争议问题背后真相。“苏超”的火热,在自媒体为了获取流量的一褒一贬间多少有些变味儿,不免对国家队、职业联赛等足球领域形成冲击。本报“苏超”相关报道守正创新,不缺位、不跟风,还原真实的“苏超”,引导受众回归理性,彰显出党报体育报道的价值旨归。

在“苏超”之前,已有多个省域足球联赛开启探索之路,但关注度远不及后来者,个中缘由,或许隐藏着差异性的密码。由此,《“苏超”火了,其他地方可以“抄作业”吗?》一文中采访“桂超”联赛负责人,通过横向对比,展现文章的宽度的同时,给读者启发性的思考,也从全新角度给出了“苏超”火爆的答案。同时,依托对“村超”、“村BA”等现象级基层赛事长期观察,报道归纳出几项赛事之间的异同,即“苏超”是以政府主导、足球为抓手的文旅项目,政府支持、地方响应、经济均衡以及特殊文化是其他省域足球难以企及的优势,因此在报道中,明确给出了“答案恐怕不能一抄了之”的明确观点,获得了业内人士和广大读者的认同。在争抢“苏超”的“第二落点”时,这篇文章没有人云亦云,过多纠缠于网络话题,而是从赛事热度说起,对成功原因及可复制性进行了深入剖析,是对中国基层赛事火热现象的深观察、冷思考,比如,针对网络上一些“‘苏超’替代国足”等博人眼球的说法,报道点出比赛的“业余性质”,明确城市联赛应该扎根于基层、服务于百姓,让足球回归社区化的思路,为“苏超”后续的良性发展提出建议,充分体现出本报体育报道的专业水准。

更多内容 点击阅读:

文 字

作 者:葛 燊

编 辑:葛 燊

核 校:李星雨

视 频

策 划:裴苒迪 葛 燊 李星雨

剪 辑:贾 冰

素材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

人民日报微博

人民日报抖音

南京发布公众号

南京文旅抖音

常州文旅抖音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视频号

标签:
收藏
分享
发表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