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绿茵烽火“燃”江苏
7月5日晚7点半,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迎来“苏超”焦点之战,南京队主场对阵苏州队。这一“江苏双子星德比”吸引了60396名观众到场,山呼海啸的音浪响彻天际。当终场哨吹响,0比0的比分定格在记分牌上——这是苏超开赛六轮以来首场没有进球的比赛。但现场观众依然报以热烈掌声和欢呼。一位南京资深球迷陆先生激动地说:“5年了,江苏苏宁解散以后,我再也没在南京奥体中心看过氛围这么好的球赛。”
南京苏州比赛,有60396人来观赛 图片来源/江苏新闻
草根足球点燃城市激情
7月5日晚,南京奥体中心迎来“苏超”开赛以来最火爆的一场比赛,南京与苏州0∶0平局,网友说:“南哥”“苏哥”都是“哥”;徐州主场,南通凭借一个点球艰难带走胜利,徐州队依旧拼到最后一分钟;扬州主场,2.7万观众见证球队在逆境中力拼到底,虽然遗憾落败,却赢得全场起立致敬。6日晚,镇江队0∶2不敌泰州队,宿迁队2∶2连云港队,淮安队0∶0常州队,“人人都爱十三妹”的常州队终于拿到1分。6场比赛,6种剧情,共同书写着“热辣滚烫”的足球故事。
这样高密度的赛事、超高的观众热情,在苏超早已成为常态。从首轮徐州揭幕战2万观众的热情开场,到第二轮常州主场3.6万人的呐喊助威,再到苏州、扬州、南通等地不断刷新上座纪录,直至南京6万观众的巅峰时刻,江苏人的足球热情如同盛夏骄阳,越燃越旺。“这比赛太燃了,拼到最后一秒才是足球应有的样子。”南京球迷杨先生带着8岁的儿子全程观战,他说就算是平局也足够精彩,“输赢没那么重要,这股劲真打动人。”苏州观众陆女士也笑着说:“我儿子原来只在电视上看足球,这次看完说以后要去踢球,我觉得这就是‘苏超’的意义。”
赛场上,一个个拼搏故事不断上演。南京队渠成凭借出色的速度和顽强的拼劲,成为锋线上的“尖刀”;南通队张浩楠在关键时刻的进球,点燃了全队士气;苏州队门将纪振勇高接抵挡,多次化解危机,被球迷赞为“稳如泰山”。而徐州队中场王凯旋、盐城队后卫唐锦、无锡队前锋余智诚……这些平日里的工人、老师、小企业主,穿上球衣便化身为城市的荣耀战士,用汗水和拼搏诠释对足球的热爱。
地域“内斗”点燃文旅商机
苏超的火爆,其深层土壤正是江苏人引以为豪又乐于自嘲的“散装文化”。这股独特的地域基因,被赛事彻底点燃。宿迁主场那条高高悬挂的“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横幅,早已火遍全网,成为苏超最具代表性的“出圈”宣言。它精准地戳中了江苏十三城“相爱相杀”、互不服输的地域心理。
这股热情早已溢出球场,在更广阔的领域掀起波澜。每逢“苏超周末”,各城市便进入一场全方位的“魅力大比拼”。历史名城请出孙权、王安石、朱元璋、郑和等先贤“隔空站台”;地理格局、文化差异、产业特色、地标景点乃至美食特产,都成为城市“花式PK”的素材。与其说这是一场球赛,不如说是一场以足球为引信的城市综合实力秀。
即便是赛场失意的城市,也能在“散装文化”的自嘲与智慧中,将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十三妹”常州队虽五战皆墨,成绩垫底,但其文旅营销却堪称“逆风翻盘”的典范。主场对阵南京队当日,常州中华恐龙园的一只“小恐龙”在表演时故障“晕倒”,被网友“诊断为气死”,随即中华恐龙园团购订单同比增长125%;天目湖景区则自黑到底,推出“0蛋不慌,头球不行但头亮行”活动——没头发的游客免票游山水园与南山竹海,景区直播订单随之暴涨456%。赛场上的“0分”,在商场里化作了闪亮的“满分”。
常州队和南京队比赛中场休息时,“恐龙”亮相互动。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美团旅行的数据印证了苏超带来的“泼天富贵”。本周末,江苏主场城市(南京、徐州、淮安、镇江、扬州)的五星酒店预订量同比飙升超59%,景区门票订单量增长更是突破255%。休闲玩乐市场全面开花:“扬州搓背”“扬州搓澡”搜索量周同比猛增3倍,无锡用户相关搜索热度更以12倍增速领跑全省;“秦淮河旅拍”成为南京游客热搜词,搜索量翻倍。美团数据显示,苏超开赛以来,江苏休闲玩乐线上订单稳居华东第一,同比增速达40%左右,异地游客消费TOP5城市正是苏州、南京、无锡、扬州、常州。
这股“看球+旅游+体验”的融合消费潮,生动体现在球迷的行动中。“离得近,之前没特地来扬州旅游过,借着看比赛的机会,要好好逛逛”。7月5日,扬州主场对阵无锡队,无锡人虞先生7月4日晚下班后和朋友自驾到扬州,计划在7月5日白天游玩瘦西湖,当天赛后还准备体验下扬州的“皮包水”(早茶)和“水包皮”(泡澡)。一张球票,串联起运动激情与城市生活体验,这正是苏超撬动全域文旅商机的生动写照。
“苏超”点燃运动热情
夜幕低垂,暑气未消。在南京江心洲崭新的E3PARK体育公园足球场上,30岁的贾骏正和朋友们挥汗奔跑。“与其躲在房间里吹空调,不如出来踢场球,出汗减肥,痛快!”他抹了把汗笑道。这份高涨的运动热情,绝非个例——就在这片占地百亩、7月1日刚刚开园的公园里,篮球场上的激烈对抗、网球场上的挥拍身影、儿童区的阵阵欢笑,共同构成了南京夏夜最生动的全民健身图景。公园负责人李晨斌用数据印证了这份火热:试运营期(7月1-5日)每晚8点开放预订,5分钟内所有场地必被抢订一空;即使面对持续高温,每日入园人数仍稳定在1500人次左右。
运动热情的“井喷”,也激发了青少年对足球梦想的追逐。在E3PARK公园探访新球场的16岁少年刘津含,从三年级就爱上了足球。他兴奋地踩了踩脚下崭新的草皮:“两年后,我想试试参加‘苏超’!”这股由苏超榜样力量催生的“足球热”,在积分榜领头羊南通表现得尤为明显。7月1日晚,崇川区一家足球暑期班开营,800多名少年奔上球场,不少孩子都是第一次走进球场。学员陆铭浩深吸了一口气:“可以闻到青草的味道,很清新。看了‘苏超’,我也想努力训练,将来为南通争光!”
运动场地的“一位难求”与青少年培训的“报名高峰”,正是江苏近年来持续夯实全民健身设施基础、优化服务供给的直观回响。江苏将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和民生实事项目,截至2024年底,全省体育场地总数达36.37万个,面积3.8亿平方米,人均4.46平方米的指标位居全国前列。数据显示,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和农村“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已双双突破97%。全省今年计划新改建1000片球类运动场地,目前省内公园绿地新增球类场地357片,其中足球场36片。从“有没有”到“好不好”,持续升级的体育设施正成为江苏百姓幸福生活的坚实“基座”与跃动“底色”。
文/李诗睿
资料来源:江苏新闻网、江东观潮、常州市商业联合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