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湘超,踢出半个中国“乡愁”?
张书乐 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
不过刚开场罢了,
半个中国就已被湘超搅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球票!
这不是一个玩笑。
10月17日,株洲奔赴湘潭的湘超客场之旅,成了一场“回家”之旅。
缘起很简单:74年前,湘B(株洲)从湘C(湘潭)划分出来,逐步升格为地级市。
于是,“湘潭老大哥,株洲回来了!”成为这场球赛的主旋律。
无关胜负,只有近乡情怯(或者是“切”,迫切的“切”)。
但,这只是两个城的“恋曲2025”吗?
01 湘超里,全是乡愁!
城与城的乡愁,或许只有20公里。
在湘超赛场上,许多乡愁千里万里,席卷半个中国。
有人说,苏超之后,各省的足球超级联赛都是抄作业。
其实不然:球一样、情不同。
苏超的内核是“散装江苏”,是十三个城互相不服。
蒙超的内核是“部落战争”。
作为横跨经度最广的省,城市之间距离太远,彼此真的不熟,踢球就好像昔日草原上的部落战争,打服对方,就是大汗。
赣超的内核是“红色文化”。
看似城市球战,却变成红色文艺大联欢,在“文艺演出中插播足球比赛”并不是梦想。
湘超呢?乡愁,浓到化不开的乡愁。
在本土“湘超”的影响力之下,大湾区湖南人也不甘寂寞,硬是凑出42名球员报名参赛。
“为1300万大湾区湖南人而战”的口号一出,立刻刷屏。
就在国庆,他们直接回乡省亲,回湖南与“湘超”队伍踢了两场友谊赛。
有人开玩笑,说要是大湾区队赢了,湖南省会是不是要迁到深圳?
这是玩笑吗?不,这其实是现实。
据说,深圳有约500万湖南人,早就有人说过:湖南的省会除了长沙,还有深圳。而扩大到整个大湾区,湖南人有近1300万。
尽管,如今乡愁不再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但是,淡淡的乡愁,一遇,湘超就浓稠。
02 半个中国,好多弗兰人!
湖南人,最是思乡。
在株洲生活过的人,或许感觉更加明显。
2023年春运时,红网的一篇报道曾列举了一组数据:
湖南省外出务工人员总量1662万人,节前返乡1152.1万人,占总数69.3%,节后预计返岗1127.3万人,占总数67.8%。返岗流向主要是珠三角、长三角等地。
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
湖南省常住人口6000多万,在省外生活、工作的湖南人则有1600万。
这意味着每10个湖南人中,就有2个在外省打拼,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两大经济三角地带。
这组数据还说明了一个现象:湖南人顾家,近七成在外地的湖南人,春节回家过年。
所以,蹭湘超这个热点,回家踢球、看球,也就不足为奇。千万湖湘游子靠一场球赛,隔着屏幕精神归乡。
于是,一场湘超,也就牵动了半个中国的湖南人的思乡之情,顺便还有一部分外省的女婿或媳妇,大都是习惯吃辣的半个湖南人。
这个量有多大,没法统计。
估计,1个亿的小目标,没大问题。
为何说株洲人更能感受到湖南人的思乡呢?
因为,这里曾经是千万湖南人离开家乡前的最后一站。
作为中国南方最大的铁路枢纽,湘黔、浙赣两条大动脉在株洲交汇。
于是,许多外出务工的湖南人都会在这里中转换乘下一趟绿皮火车,奔赴第二故乡。
于是,从1990年代开始,数十年间,春运期间,株洲火车站的广场上必然是大包小包、拖家带口、一亿人打卡。
湖南人,走四方、路迢迢!何日返“湘”?
给个理由先……
03 抱团,无湘不成军!
踢个球,是理由吗?
株洲人,一直有理由,血脉觉醒的传承。
就在那个湖南人潮涌广东的岁月,许多人却会被株洲截胡,留在火车站边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服装集散地:南大门,开启自己的打工、创业之旅。
事实上,作为一个火车拉来的城市,株洲本来就是移民之城。
除了在株洲的湘潭原住民外,天南海北到株洲参与工业城市建设的人,已经在这里落地生根好几代了。
为了方便交流,株洲人都会一口流利的“塑料普通话”,株洲方言反而成了“土话”。
这里还有炎帝陵,有血脉的召唤。
于是,在湘超株洲主场,打出巨幅炎帝TIFO(球迷在看台上展示的大型视觉助威形式),展示始祖炎帝陵寝之地的华夏源流,更把这种炎黄之根、四海一家的情怀,具象化了。
这种兼容性,在湖南十四个地州市都有,哪怕当面吐槽德国人、长沙别、老东北,但心里都默认“我们是弗兰人”。
由此,湘超开场以来各种“骂战”热梗,就成了群口相声:“衡”扫千军、“株”杀四方、“岳”战越胜、“沙”声震天……
由此,揭幕战开始之前,13支球队喊杀震天却不亮剑的“歃血为盟”:干翻长沙。所
谓13个“充电宝”战长沙,不过是致敬苏超,顺便来一场“快乐大本营”式的充分非必要“逗霸”游戏。
看着是挑战,其实是湘军各地军团的“军歌嘹亮”而已。
至于互相挑战的各种“不服”,不过是赛前“拉歌”罢了。
弗兰人的套路就是这么简单:
人在湖南,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一城一地就是乡党。
出了湖南,无论是曾经的湘军出塞,还是后来八千湘女上天山,在外奔波儿灞的湖南人皆是湘党。
抱团,是湖南人的成功秘诀;一场湘超,弗兰人的无湘不成军,直接溢出球场。
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会。
邵阳邀请湘潭队入住“冠军房”,株洲派车队去迎接怀化队光临……
湘超无客场,借一场球赛,就是这么越策越开心。
04 思乡,球是圆的!
这就是足球,你怎能不爱足球!
为什么用球来牵动半个中国的乡愁?
因为球是圆的:圆形的圆,圆梦的圆,月是故乡圆的圆。
为什么是足球?
因为足球的拼抢和肉体撞击更能体现湘军“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的湖湘精神。
“背着双肩包就能来湖南创业”,湘超给出了更多的“结硬寨、打呆仗”的机会。
2024年9月,湖南发布“七个一”政策,向全国乃至全球大学生发出欢迎来湖南创新创业的诚挚邀约。据统计,一年以来,全省新增大学生创办经营主体13933个。
湘超带来了更多机遇风口。
长沙揭幕战带动消费超4.4亿元;邵阳、湘潭跨市旅游人次增20%;张家界核心景区客流增18%;株洲主场时,在餐饮、娱乐等场所设立的第二现场及场馆外围两个市集消费额累计近千万元……
地方赛事变成了文化现象、经济指数、未来民俗,弗兰人在玩乐之余,有了更多机会。
20多年前,去广东找机遇的打工人找到了回家机会,这是湘超“隐藏福利”。
仅仅是探亲吗?
大湾区湖南人队总负责人陈学思说:“这一次,我们以湘超名义回家看看。”
不仅仅是探亲!
和他一起来的黄澍,在参观完一家由深圳搬回湖南的企业后羡慕嫉妒恨了:感觉今后真的应该带更多的湖南朋友,或者是大湾区其他地方的朋友,去看看这些新型企业在这里怎么落地生根。
“在大湾区一直保持踢球习惯、具有一定战斗力的湖南籍球员有3000到5000人。”黄澍随口一句话背后,或许泄露了三五千次湖南人抱团的机会……
当各地湖南人(包括喜欢香辣重口味的所有人)争相“返湘”参赛、观赛,或者云踢球。
一言以蔽之:球是圆的,真香(湘)。
踢了一个多月,不过刚开场罢了,半个中国就已被湘超搅动。
接着奏乐、接着踢!湘超踢的球,会不会成为地球那个球呢?
届时,乡愁,是一张大大的___票?(请填空)
